在有无菌要求的空间,其控制室内的相对湿度意义在于能将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存活的时间控制在一个较短的范围内。而在空调环境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微生物生存能力和毒性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大量对有潜在感染性的细菌和病毒研究表明,当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30%~60%时,可以降低室内人员感染的可能。《规范》强调净化技术综合措施
送排风口位置,本着使空气从医护人员区向病人治疗区单向流动原则,RICU 病房送风口应设于医护人员区附近顶部,排风口应设于病人的床头附近下侧。排风口下边沿应高于地面 0.15m,上边沿不应高于地面 0.7m,也就是排风口位置在地面以上0.15-0.7m之间。送风口应采用双层百叶风口,排风口采用单层竖百叶风口。送风口、排风口风速
送排风口位置,本着使空气从医护人员区向病人治疗区单向流动原则,RICU 病房送风口应设于医护人员区附近顶部,排风口应设于病人的床头附近下侧。排风口下边沿应高于地面 0.15m,上边沿不应高于地面 0.7m,也就是排风口位置在地面以上0.15-0.7m之间。送风口应采用双层百叶风口,排风口采用单层竖百叶风口。送风口、排风口风速
1)RICU 重症监护病区最小新风量应不小于 12 次/h。病区与其相邻相通的缓冲间、缓 冲间与医护走廊宜保持不小于 5Pa~15Pa 的负压差。2)负压隔离单间最小新风量应按 15 次/h 或 160 升/s计算,两者取大值。3)RICU 重症监护病区应采用全新风直流式空调系统。新风机组设置粗效、中效、亚高效三级空气过滤。排风应采用高效过滤
1)RICU 重症监护病区最小新风量应不小于 12 次/h。病区与其相邻相通的缓冲间、缓 冲间与医护走廊宜保持不小于 5Pa~15Pa 的负压差。2)负压隔离单间最小新风量应按 15 次/h 或 160 升/s计算,两者取大值。3)RICU 重症监护病区应采用全新风直流式空调系统。新风机组设置粗效、中效、亚高效三级空气过滤。排风应采用高效过滤